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文化’视域下的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
之子课题“丝路文化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理论思考”课题组
举行课题研究推动会
我院黎跃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文化视域下的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经过一年多的推进,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近日,子课题“丝路文化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理论思考”课题组,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了课题研究推动会。会议由子项目负责人孟昭毅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半岛网页版等高校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孟昭毅教授主持会议
项目首席专家黎跃进教授就修订后的课题章节纲目录进行了说明。这次修订是在之前拟定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上次视频会议大家提出的建议,以编、章、节的形式对整体内容进行凝练,使之更成体系化,修订后的纲目包含了五编十二章的内容,课题的研究包涵盖面更广,内容更显丰富。黎教授还就课题研究中的“‘丝路文化’与‘东方文学’的关系”,“课题研究难度大,但难度和价值成正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特点”,“研究资料发掘”等几个问题做出详细说明,特别强调:课题研究要具有大历史观的视野与系统思维、运用空间理论、以交流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东方文学以及突破西方的东方文学言说模式,拓展新领域,挖掘新经典。课题的目标不是编写全面系统的东方文学史,而是针对现有东方文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为建构东方文学新体系做出理论思考。
黎跃进教授在发言
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和课题章节安排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大学博士生吴鹏博士就大纲中第十二章的“东方性”提出了自己看法;河北师范大学王春景教授提出应增加“印度的东方文学研究”一节的建议;广西师范大学蒋永国教授认为东方文学“内在统一性”值得商榷,应该引入“文明互鉴”的概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曾琼教授就“海上丝绸之路”与“游历使臣文学”之间交叉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长江大学秦鹏举副教授就“丝路游历文学”中典型文本的选择问题、丝路文学类型的交叉问题以及史料的客观性以及撰述主体性等发表了自身的看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与会成员线上合影
孟昭毅教授和黎跃进教授对讨论中课题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做出回应,充分肯定大家对课题研究的积极思考和付出的努力,并且对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依据这次修订的章节纲目,课题组成员结合各自的研究兴趣和范围进行写作分工,在明年的六月份之前形成一组论文,之后视情况再举行一次充分的线下研讨交流,以推动课题研究的进展。
门赐双、王晓燕供稿